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这些二线城市“抢人”风头强劲
“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抢人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后硕三四线人才流出。博士分地区看,儿线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更明显。城市”
11月22日,强劲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抢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给出上述结论。报告主要聚焦95后人才,后硕探索95后求职者的博士流动趋势。
报告指出,儿线95后年轻人才生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城市生活富足,强劲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抢人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后硕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博士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作为政治、创新、文化中心的北京近两年排名均位居榜首;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随着人口承载能力受限,年轻人才在深圳收紧落户门槛窗口期也将积极抢占人才高地。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广州、西安、武汉、天津合计占比50.5%。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合计占比24.6%。
成都、南京、杭州等强二线城市对高学历人才的集聚效应超过一线城市广州。
成都集聚省内50%以上的本科院校,有两所985和五所211学校,大学生数量在西南地区靠前,拥有先天人才优势,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吸引人才,杭州近年加入“抢人”大战,浙大系企业的“抢人”风头强劲。
报告还发现,95后在一线城市之间、城市群内流动为主流。
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第一位。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95后人才比值为1.19,这表明95后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相对北京来说,上海落户政策更宽松、流程更简化,更能吸引年轻优秀人才来沪就业。
深圳和广州互为来源城市第一位。深圳流向广州与广州流向深圳的95后人才比值为0.77,这表明95后人才从广州净流入深圳。
一方面,广州、深圳地理位置较近,文化相近,人才流动方便;另一方面,深圳经济发展潜力和创高于广州,2022年上半年深圳GDP达1.5万亿,同比增长3%,同期广州GDP和同比增长率均低于深圳,分别为1.3万亿和1%,且深圳每百万人专利授权数量为12616个,远高于广州的8316个。
二线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跻身前十强。其中苏州排名相较去年上升了一名,佛山上升五名,取代郑州跻身前十。
在收入方面,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无锡,除一线城市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一带城市居民富足程度高,尤其是苏州、杭州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位列收入三、四名。
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6000元以下占69.3%。月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3.6%、29.6%。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对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今年95后人才从事TMT行业的比例较去年相比明显提高,而从事地产业的比例有所降低。
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在地产、制造业合计占比25.1%。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4%、14%、11.1%,合计占比49.1%。
报告认为,95后人才多数是职场新人,年轻且有活力,其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一要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二是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的枷锁;三是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完善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责任编辑:时尚)
- 落马235天后,大搞金融腐败的王滨被“双开”!6万亿国寿产寿险将帅齐换,行至“无人区”
- 俄媒:乌空军飞行员被“清除”,美正为乌克兰招募前阿富汗飞行员
- 光大银行副行长:稳妥推进房地产开发融资合理投放
- 深大通被处罚预告,股民索赔可期
- 欧盟拟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 以避免价格异常飙升
- 中国广核:目前没有参与海外核电项目投资
- 国际金价后市下看1711美元
- 喝出多条虫子和虫卵!蜜雪冰城又双叒叕出事?相似案例,曾赔偿200张一元优惠券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3日耗资457.95万港元回购50万股
- 24家期货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77亿元 5家跻身“亿元俱乐部”
- 时隔两年,人民币汇率重回6.9元下方,未来走势如何?
- 美媒:NASA新一代登月火箭因燃料泄漏推迟发射
- 手机厂商冲刺年末新机潮:库存回正轨,明年下半年行业有望回温
- 8月29日复盘:市场具备反弹的多种因素 主力资金出击11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