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跨界智能装备的四大优势
□吴蔚
一个国家的家电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企业包含工业母机、跨界工程机械等在内的智能装备装备工业,是优势大国制造的坚实支撑。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转型必须提高智能化水平,家电而首当其冲的企业是工业母机等制造装备必须进行智能化升级。
不可否认的跨界是,我国智能装备业长期受制于人,智能装备国外智能装备巨头凭借雄厚技术、优势丰富经验和资本优势占据了我国智能装备市场较高份额。家电为了实现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企业突围,大量产业政策密集推出,跨界行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智能装备这其中家电企业被寄予了厚望,优势被认为最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
首先是因为家电企业具有智能装备制造的基因优势。其一是创新基因,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最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业,家电业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已进化出强大的自主创新基因。正如董事长董明珠所言,“虽然依靠购买别人的技术很简单,但是你买不来可持续发展,你永远基于别人。所以在这十年,我们每一项技术的研发都坚持自主创新,因为不断的坚持自主创新,如今我们的压缩机、光储空系统、智能装备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二则是智能基因,家电业是在产品中最早融入智能化的行业,智能家电、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研发使家电企业具有领先的智能化思维,这使其在跨界智能装备业时具有先天优势。
家电企业对于智能装备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一个重要优势。智能装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由于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大部分智能装备具有非标定制化属性,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加工制造工艺和流程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研发设计,以满足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一方面,由于家电品的繁多、市场变化迅速,使得家电企业对于需求极为敏感,自适应能力强大;另一方面,家电业也是我国制造业中最早进行智能化升级的行业,其在探索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和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其他行业辐射和溢出。
家电企业多年来积淀的制造能力也是其跨界智能装备的优势之一。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家底深厚。随着中国制造升级,全球高端制造产能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制造业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家电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家电产业生产规模持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强大的制造能力已是业界共识,当这种能力延展到智能装备行业,必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此外,家电企业还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近年来,5G、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家电业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以格力为例。格力目前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逾10万项,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纽伦堡发明展金奖等。这些技术优势成为格力在智能装备业迅速打开局面的支撑。
当下正值高端装备迅速发展的机遇期。一方面是消费升级推动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等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需求端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以高效率、高品质导向的智能制造产业的原始;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制造业体量庞大,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将衍生大量智能装备需求。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工业软件、3D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元的市场容量。
如果说过去家电企业跨界智能装备是内在需求的自驱力使然,如今在5G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家电业与智能装备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必然,必将造就全新的业态和产业链生态,从中也将产生新的产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焦点)
- 国电南瑞董事长冷俊:亟需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 “猪菜共振”推动7月CPI上涨2.7%,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 联想一季净利同比增11%并创历史新高 新业务能否带动转型?
- 隆基绿能、中国石油投资成立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65亿
- 达实智能年内中标3.24亿智慧医院项目 连亏三年后业绩回暖净利增超 4倍
- Coinbase盘前跌近6% Q2业绩大幅下滑
- 7月CPI同比涨幅扩大PPI持续回落 CPI渐近3%的政策目标对股债市有何影响?
- 尹锡悦就暴雨造成不便向民众道歉,在野党批其未及时视察灾区
- 欧洲央行官员称将寻求利率“迅速”正常化以遏制通胀
- “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乘联会最新报告内容引热议,网友调侃:“开始打预防针了?”
- 阿迪达斯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 7月CPI同比创两年新高,猪肉价格加速上涨
- 为市场引入源头活水 易方达汇添富嘉实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指数基金
- 你的学校符合条件吗?教育部将遴选首批30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