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见习记者 韩昱
据工信部官网1月19日消息,机器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工信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部等部门
《方案》给出主要目标,联合到2025年,印发应用业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行动服务机器人、实施实现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案翻番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到年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制造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器人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密度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较年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机器人+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工信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密度也是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
《方案》提出,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遴选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支持一些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具体看,经济发展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社会民生领域包括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
《方案》还提出,将从五个方面增强“机器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一是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包括“鼓励产用共同参与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带动机器人企业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等。
二是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包括“依托用户、机器人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建设家用、商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化应用体验中心,提升用户体验,扩大产品消费和推广”等。
三是加快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与推广,包括“依托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建立跨行业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合作机制,加强跨行业应用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推动跨行业标准互采”等。
四是开展行业和区域“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包括“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开发开放机器人成熟、新兴和潜在应用场景,开展协同创新活跃、应用成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的‘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等。
五是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包括“在成熟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应用成效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加强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等。
此外,《方案》显示,要完善政策支持。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将机器人应用推广作为科技创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点方向,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科技部门会同机器人发展应用部门联合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创新成果转化,引导机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人社部门会同机器人发展应用部门适时开展机器人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及时促进受影响劳动者转岗就业。鼓励央企、国企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建立容错机制,支持企业首购首用。
(责任编辑:时尚)
-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
- 德决定援乌“豹2”坦克 俄警告:不要鼓励\
- 机构:春节假期前4天出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倍
- 德国柏林机场约6000名员工举行罢工
- 连续两个季度对华贸易逆差,“韩国制造”努力升级保中国市场
- 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驳回监管部门对两大电信运营商并购案反对意见
- 这国“投降”了!全球加息潮,即将落幕?
- 三亚查处5起旅游市场涉嫌违法行为,一海产品摊位售价240元/斤帝王蟹按340元/斤结算
- “中字头”持续暴涨,千亿白马再涨停!上车有机会?
- 生存第一!硅谷裁员风暴下,“多元化”和“包容性”被弃如敝履
- 微软Q2营收同比增加2%至527.5亿美元 智能云业务增长超预期
- 能源业增产保供优结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竞逐产业变迁浪潮 中介机构全力赋能实体经济 以高质量发展建功新时代
- 数字人民币引领消费潮 新春增添新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