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提前还房贷成为风潮 应做到利率“一视同仁”
原标题:每经热评|避免提前还房贷成为风潮 应做到利率“一视同仁”
每经评论员 薛晖
近期,一视同仁提前还房贷难、避免排队还房贷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单。提前然而,还房舆论场的贷成声量虽然很高,但几乎都是为风现象描述。如哪个银行要排队还贷,利率哪个银行预约不上,一视同仁哪些人还贷无门等。避免至于具体的提前还贷人数和金额,却没有权威数据。还房因此,贷成相关分析,为风更多只能局限于个体感性层面。利率
尽管如此,一视同仁相关各方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应该足够重视。虽然提前还房贷并非新现象,每逢银行利息下行周期,总会有人选择提前还贷款。但这一次,仍有一些新现象值得关注。
就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提前还贷者至少包括以下三类人:
第一类是炒房客。
炒房客赢利是靠房价上涨后再高抛套现。近些年,由于“房住不炒”得到切实贯彻落实,炒房客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众所周知,从2022年开始,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企都是停涨或下降,一二手房成交量也明显下行。因此,前几年入场的投资客有了选择离场的理由。
第二类人是贷款置换者。
本轮房贷利率下行较快,两年前房贷利率还在5%甚至6%以上,而现在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做到3.7%。于是,市面上开始出现了贷款置换的生意。金融中介公司向贷款人推荐低息的消费贷或经营贷(最长不超过3年),部分人将新贷到的资金提前偿还部分房贷。通过贷款置换,可以降低大约2个百分点的利息。虽然以消费贷和经营贷置换房贷属于违规操作,但在利益驱动下,仍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第三类是有降低杠杆率需求的人。
之前,部分家庭负债规模较大,杠杆率较高。近两三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承压,影响了部分人对未来收入、工作稳定性的预期。这种情况下,尽量减少负债就理所当然了。
不难看出,以上三类人的提前还贷,折射出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图谱。第一类情况符合国家“房住不炒”的要求,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二类情况,则属于套利行为。监管方需要做的,一是补漏洞,二要因势利导。至于第三类情况,则需要区分情况,认真研判。
去杠杆本是对房地产企业的要求。由于房企负债率偏高,危及金融安全,监管层多管齐下力促房企去杠杆。而对于住户部门来说,则需要区分对待。如果家庭负债率确实比较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前还房贷,降一降家庭杠杆率,也未尝不可。
但从整体来说,中国家庭的存款水平还是偏高的。尤其是去年以来,住户部门存款快速增加。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相当于2022年全年(17.84万亿元)的约34.75%。
近些年,政策面不断强调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要让消费发挥经济增长主拉动力的作用。如果提前还房贷成为风潮,使得本没有降低负债率需求的家庭也跟风加入,将本来计划用于其他消费的资金,用来提前偿还房贷,那无疑是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
因此,对于第三种情况,监管方面应该审慎研究。按笔者的意见,大可以让之前房贷利率较高者享受如今购房者同等待遇。如此,银行固然会损失一定的利润,但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稳定,防范风险于未然。同时,也能够让居民家庭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责任编辑:探索)
- 央行:8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82亿元
- 狮头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2021年超八成营收来自标的公司
- 经济热点解读:当前稳就业的重点和发力点
- 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 银行是如何做的?
- 卡塔尔输球,中国球迷的DNA动了
- 新能源二手车差别大了!开3年就要“赔一半”,准新特斯拉还能原价“秒售”,7年车都没人收!
- 停飞一月后,东航恢复波音737-800商业运营!回应来了...
- 浙江开发信息化平台,紧盯重要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用好大数据 监督更精准
- 欧盟实施禁令前,欧洲交易商狂买俄罗斯柴油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指引激发银行业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 乌克兰总统和IMF总裁讨论战后重建问题 呼吁更多国际援助
- 向新而生 创享未来 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探寻电动智能下半场机遇与挑战
- 中科院因近千万续订费暂停与知网14年合作?官方:属实,年内应无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