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医药内幕交易案宣判 药企信披怎能打“擦边球”
原标题: 每经热评:内幕交易案宣判 药企信披怎能打“擦边球”
近日,擦边球一起内幕交易案宣判让上市公司博瑞医药(SH688166,博瑞股价20.69元,医药市值84.83亿元)再次引起舆论关注。内幕博瑞医药曾是交易抗疫“明星股”,2020年1月,案宣公司开展了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判药披仿制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当年2月,企信公司官宣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擦边球公告发布后的博瑞两个交易日,博瑞医药股价上涨近60%。医药
法院判决显示,内幕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为寻求支持,交易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将前述产品进展告知了涉案人。案宣涉案人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股票买卖并获利八十余万元。判药披目前,涉案人已经受到法律处分,而博瑞医药前述公告中所称的“批量生产”,也被查明只是药品研发的试验性生产,公司未取得药监部门批准,也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换言之,博瑞医药并不具备前述药品商业化批量生产的资质。
也就是说,博瑞医药不仅涉嫌在敏感期违规透露敏感信息,其信息本身也只是“烟雾弹”,凭借语焉不详的措辞让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上涨六成。
准确性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原则之一。准确性的首要标准,则是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要与事实相符合、客观准确。其次要保证信息清晰精确,没有重大偏差。较虚假信息而言,不准确信息一般更难分辨,更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因此不管是监管机构还是上市公司更应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强调与关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药品试验性生产和商业化生产之间的具体区别往往难以明晰,很容易把博瑞医药公告中的“批量生产”理解为公司已经可以正式生产并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进而对公司业绩成长性产生错误判断。而上市公司在公告中不对概念加以详细说明,甚至语焉不详地释放利好信息,有借助不准确信息夸大公司研发进程之嫌。
作为医药企业,所披露内容必然涉及专业术语和概念。但既然是公众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就更应注意平衡专业与清晰易懂之间的关系。其术语概念不仅应当被专业投资者所了解,也应当能被具有一般经营知识及文化水平的投资者所理解。不能假借专业术语故意误导投资者,让投资者对其含义及用途产生误读。
回归到博瑞医药本身,信息披露的不准确虽然让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实现上涨,但也让公司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关注,时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也受到通报批评并被下发警示函,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随着博瑞医药在新冠药物研发方面的真实底色露出,其股价也逐步回落。
可以看到,脱离真实业绩支撑的股价仿若空中楼阁,终会如梦幻泡影般散去。新冠疫情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更应该明白,新冠疫情不是“热点”,不是只要“沾亲带故”就能使股价与业绩齐升。作为医药企业,更应明白做好药以及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才是真正使命,股价应当是公司真实价值的体现。
(责任编辑:百科)
- 证监会戴钦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 盘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各国政要纷纷致哀
-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被正式追授总统自由勋章
- 国民养老保险首支产品来了 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河南安阳火灾原因初步判定!“中”字头午后直线飙升40%,集体大涨原因找到了
- 收评:生猪涨超5%,SC原油涨近5% 尿素、纯碱跌超4%
- 枪击安倍晋三嫌疑人疑使用自制枪支 由塑料胶带固定
- 约翰逊下台,利好英国股市?
- 中通快递三季度净利增六成:下调年度包裹量,预计市场份额增长
- 安倍遇刺,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 日本的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 盘后机构策略:A股指数午后弱势震荡 关注高景气赛道股的延续性
- 美财政部:七国集团将很快敲定俄石油价格上限
- 安倍中枪,防弹衣概念股大涨,中国是最大的防弹衣生产国,占全球市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