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付了定金才发现买了“凶宅”,但原房主却……
该怎么办?凶宅
近日,嘉兴市平湖法院审结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浙江主因卖房者未如实告知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小伙信息,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欺诈,付定发现最终判决:撤销合同,原房返还定金10万元。凶宅
案件详情
2021年3月底,浙江主张某想购买一套二手房,小伙他通过房产中介认识了王某、付定发现沈某夫妇。原房夫妇俩称想换套面积更大一些的凶宅房子,故着急出售现有的浙江主一套面积为86平方米的房屋。
张某看中这套房子后,小伙很快和王某、付定发现沈某夫妇谈妥了价格。原房双方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35万元。张某当日即支付了定金10万元。
过了没几日,张某在朋友圈说起自己买房的事。本是件高兴事,却没想到有个朋友说,这套房子是“凶宅”,曾发生过自杀事件。
张某得知此情况后,立刻通过中介联系到王某、沈某夫妇,要求退款退房。但是夫妇俩却表示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不同意退款退房。多次谈判无果后,夫妇二人拉黑了房产中介,拒绝沟通。
无奈之下,张某向平湖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自己与王某、沈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并返还定金10万元。
法院经调查发现,2021年3月初,被告王某、沈某夫妇曾与案外人阮某也签订过购房合同。而后不久,阮某也打听到案涉房屋发生过自杀事件。为解除购房合同,阮某自愿承担了定金损失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被告王某、沈某曾与案外人阮某解除购房合同,对于案涉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信息,二人理应是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但王某、沈某未如实将上述情况告知原告张某,导致张某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被告王某、沈某的行为构成欺诈。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原告张某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现案涉合同因被告王某、沈某的过错被撤销,二人应返还定金10万元。
案件判决后,当事人均未上诉,被告王某、沈某履行了给付金钱义务。
法官提醒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虽然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卖房者应主动披露房屋是否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强制性规定,但择吉而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当予以尊重和遵守。而“凶宅”虽然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但就一般的交易观念而言,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决定以及房屋的市场价值。因此,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卖房者有义务主动告知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信息。
(平湖法院)
(责任编辑:综合)
- “Samsung”成为2021年最常用的密码之一:可在7秒内破解
- 上海: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 爱奇艺高管解读财报:自制内容已成为爆款主力军之一 未来可能有持续的衍生收入
- 比亚迪回应称空调粉末对人体无害,惠州起火工厂主要生产手机壳不影响车辆交付
- 海南椰岛收到警示函:承诺未来5年投资50亿,账面现金却不足1亿
- 从亚洲最弱到亚洲最强:韩元上演绝地大反攻?
- 解析“最壕世界杯”:转型中的卡塔尔,那些欲实现的雄心
- 未严格履行公司债募集资金监督义务,联储证券、江海证券遭上交所警示
- 否认“白酒企业借壳”传闻,凯瑞德仍录得三连板
- 昨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运输货物1102.2万吨
- 国企改革“先苦后甜”未来可期
- 中汽协: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5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6.2%
- 中字头股盘中异动,未来怎么走?机构:央企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 LPR报价连续三个月未动,什么原因?年内是否还有下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