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人告自家人,控股股东成被执行人,2.15亿贷款难住成都路桥?
实习记者 | 冯雨晨
由于银行提前到期3亿元贷款,自家自家住成(002628.SZ)出现部分贷款逾期。人告人控
2020年11月,股股为补充流动资金,东成都路成都路桥申请由四川金鼎产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四川金鼎”)委托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向成都路桥发放了3亿元委托贷款,被执期限不超过2022年9月16日。行人
如今期限未到,亿贷该笔贷款由于保证人“不靠谱”被提前到期。款难
7月19日晚间,自家自家住成成都路桥发布公告,人告人控四川金鼎称由于该笔贷款的股股保证人和公司法定代表人涉及被执行信息且金额较大,认为保证人已丧失或部分丧失保证能力,东成都路宣布上述3亿元贷款于2022年7月1日全部提前到期。被执截至19日,行人成都路桥已归还贷款本金8500万元,亿贷逾期贷款本金2.15亿元。
界面新闻查询此前成都路桥公告,注意到该笔借款的保证人为宏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宏义实业”)和公司实控人刘峙宏。
图:成都路桥贷款情况,来源:成都路桥公告天眼查信息显示,宏义实业目前有两项被执行案件,被执行总金额总计达到14.84亿元。而宏义实业的实控人刘峙宏,亦是成都路桥及其控股股东四川宏义嘉华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宏义嘉华”)的实控人。据天眼查信息,刘峙宏自身涉诉信息达14项。
图:宏义实业被执行情况,来源:天眼查成都路桥虽“身负”2.15亿元逾期贷款,另一边,控股股东宏义嘉华似乎松了一口气。
同在7月19日晚间,成都路桥称,四川宏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宏义发展”)撤销了对宏义嘉华的破产重整申请,宏义嘉华与宏义发展就债务偿还事项已达成一致意见。公开资料显示,宏义发展在2022年3月28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宏义嘉华在2022年6月28日被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有些疑问的是,撤销破产重整申请距离7月13日宏义发展向法院提起该申请,仅过了一周的时间,宏义发展和宏义嘉华都为上述宏义实业的控股子公司,且这三家公司的实控人都为刘峙宏。那么,为何“自家人”要状告“自家人”呢?
界面新闻致电成都路桥,对方表示控股股东方具体情况不清楚。成都路桥公告显示,与控股股东宏义嘉华均为独立主体,双方在资产、业务、财务、机构等方面均保持独立。
而对于2.15亿元逾期贷款,成都路桥对界面新闻表示:如公告中所披露,正在积极与债权方协商和加快争取公司账上应收款,另外,成都路桥表示偿还这笔贷款的压力并不大。
界面新闻注意到,一季度报中,成都路桥应收账款为7.95亿元,长期应收款为30.39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为2.28亿元。成都路桥主营业务为公路市政工程施工,2021年年报显示,该项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96.69%。
不过,7月14日公布的中报业绩预告中,成都路桥业绩算不上“好看”。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00万元~4000万元,由盈转亏。
成都路桥称,报告期内,公司决定终止或退出个别与日常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投资类项目,从而形成非经常性损失约3645万元至4455万元,导致了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一季度报显示,其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8500万元,相较于年初的4600万元增84.78%。
截至7月20日收盘,成都路桥报4元/股,跌1.72%。
(责任编辑:焦点)
- Q3小米没能逆天改命
- 豪掷30亿港元,腾讯连续10日回购!南向资金已悄悄扫货
-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三方博弈两大环节
- 【环时深度】那些遭遇刺杀的日本首相
- 年内二度降准将至:国常会称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 14个产品系统覆盖市面主流品种,脊柱耗材国采拉开帷幕
- 青海春天请两大诺奖得主研究白酒!一位是“伟哥之父”,1瓶酒卖近6万!喝了真能“壮阳”?
-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三方博弈这两大环节
- ESG浪潮催动百万亿投资风口 上市公司赢得可持续发展空间
-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登上热搜 ,网友:这才是官方应有的态度
- 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
- 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民众正在对西式民主失去信心
- 中国银行业协会: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7万亿元
- 人越多越便宜!多地鼓励房企采用团购模式卖房